春夏养生与肝脏关系
中医典籍《黄帝内经》中提到: “阴阳四时者,万物之终始也,死生之本也。逆之则灾害生,从之则苛疾不起……从阴阳则生,逆之则死?!币馑际撬?,养生应顺应四时的变化,合理保健才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,反之则会受到疾病的侵害。那么,怎样做到顺时养生呢?下面几点建议能为你提供些参考。
1.春季养肝
养肝的最佳方法是:第一,夜卧早起。每天23时至次日凌晨3时是肝胆功能状态最佳的时间,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,肝胆的解毒功能在此时发挥到了极致。此时最重要的养生法则在于保持深度睡眠。所谓“静卧血归肝”就是这个道理。第二,广步于庭。到了日出时分,应早早起床,广步于庭,让元气慢慢地生发,有益于身心健康。第三,披发缓行。早晨起来,披散发束不必过分苛求外表的规整,尽量放松心情,对健康非常有益。

2.夏季养心
中医讲: “心为一身之主,脏腑百骸皆听令于心?!闭庖痪涞莱隽诵牡闹匾匚?。那么,平和体质者在炎热的夏季该如何养心呢?魏晋名士嵇康说: “夏季炎热,更宜调息静心,常如冰雪在心?!闭饩浠暗囊馑际撬?,炎热的夏季,调息静心是最好的养生方法,正所谓心静自然凉。除此之外,我还建议大家不要在气温过高的时间段外出劳作,即便要进行劳动或运动,也应做好防暑措施,如戴遮阳帽、打遮阳伞等。另外还要防范寒湿侵袭,夏季气温较高,人体腠理开泄,易受风寒湿邪侵袭,故睡觉时不宜吹风扇。纳凉睡觉时,特别要注意盖好腹部。在有空调的房间,注意不要让室内外温度相差太大。

3.长夏养脾
夏秋之交的长夏时节应以健脾为主。此时节,雨水较多,湿气偏盛,易伤阳气。脾脏生理特性喜燥而恶湿,一旦受湿邪侵袭,运化功能就会受到影响,易出现精神困倦、食物积滞、胸闷腹胀等现象。
4.秋季养肺
第一,固护肌表。肺主一身皮毛,风寒之邪最易犯肺,所以应注意天气变化,及时增减衣服,加强户外运动,增强机体抵抗力,这是肺脏养生的首要目的。第二,滋阴润肺。肺喜润而恶燥,燥邪易伤肺。秋天气候比较干燥,空气湿度小,人们常感皮肤干燥、口干鼻燥、咽喉痛痒、大便秘结等不适。因此,入秋后应注意室内需保持一定的湿度,生活在北方的朋友可利用加湿器;此外还应避免剧烈运动、大量出汗等。秋季饮食应多吃些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,如百合、银耳、萝卜、梨等,应少吃辛辣助火的食品。第三,调整情绪,以免忧郁伤肺。

5.冬季养肾
冬季与肾相应,应以补肾为主。冬季天气寒冷,易伤阳气,平和体质者宜选择正确的保养方法以助人体的阳气,同时提高御寒力。对此,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:第一,早卧晚起。进入冬季以后,白天变短,夜晚变长,此时最适宜“早卧晚起,以待日光”,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,待太阳出来后再起床是最佳时机,这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,此时起床,则头脑清醒,机智灵敏。对于上班族来说,这种起居模式似乎有些困难,但也要尽可能做到早睡,避免熬夜。第二,开窗通风。冬季气候比较寒冷,许多人不愿意开窗通风,这种做法是错误的。虽然室温过低易伤人体元阳,但室温过高、室内外温差较大,一旦外出活动很容易受寒感冒,且室内空气新鲜对健康助益颇深。所以室温保持在18℃~22℃为宜。第二,科学运动。中医认为,肾主骨。
所以常叩齿有益肾、固肾之功。肾在液为唾,所以,可经常做舌抵上腭的动作,待唾液满口后,慢慢咽下,能够滋养肾精。肾之经脉起于足部,涌泉为该经上的起始穴,冬夜睡前用热水泡脚,并按揉涌泉有补肾作用。
